2014年單層(Single Layer)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行情看俏。隨著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成本續降,中國大陸白牌及中低階手機品牌廠紛紛計畫於2014年新一代產品線中擴大導入,藉此開發出輕薄且低價的智慧型手機,可望帶動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需求量激增。
新思國際資深產品行銷經理Jimmy Lin表示,未來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導入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比重將大增。 |
新思國際(Synaptics)資深產品行銷經理Jimmy Lin表示,相較於在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竄起的Bridge On-cell觸控方案,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僅需單層光罩,因此生產成本更低,主要鎖定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應用。
據了解,2013年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已獲得不少中國大陸白牌及中低階手機採用,甚至Google和摩托羅拉(Motorola)亦於2013年借助新思國際觸控晶片技術,分別於旗下智慧型手機Nexus 5、Moto G導入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。
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分析,在歷經投產失敗後,面板製造商已逐漸認知,開發On-cell觸控方案時面臨的液晶顯示器(LCD)雜訊干擾處理,以及判斷手勢的演算法並非其專長,遂紛紛加緊與觸控晶片商展開合作,以突破技術桎梏,提升良率並降低成本。
也因此,面板業者在經過前期準備後,已計畫於2014年擴大量產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,如天馬微電子4.5吋FWVGA、5吋720HD產品;京東方4.5吋QHD、5吋720HD產品,皆採用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。
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係由觸控晶片供應商於2012年提出,相比於Bridge On-cell觸控方案,電極間距(Pitch)無法做得很細,導致靈敏度較差;不過,僅需單層光罩,且無需電極的架橋(Bridge),故價格具競爭力。
然而,Lin指出,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的架構中,氧化銦錫(ITO)導電膜、光學薄膜等皆僅有單層,雖可縮減整體物料清單(BOM)成本,但需要專屬的圖案和韌體。
總的來說,單層多點On-cell觸控方案憑藉價格優勢,已迅速獲得中國大陸白牌及中低階手機品牌商的青睞;再加上更多面板廠正加緊展開產品布局及投產,有望加快擴大市場滲透率,未來將逐步侵蝕雙薄膜(GFF)在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占。